设为主页

收藏

文章分类

同类相关文章

“2014中国健骨工程社区行总结表彰暨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10-22 00:00

发布时间:

来源:原创

【2014年10月20日】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在京组织召开 @2014中国健骨工程社区行总结表彰大会暨专家研讨会@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141020日】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在京组织召开 “2014中国健骨工程社区行总结表彰大会暨专家研讨会”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常映明,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北京医院骨科主任薛庆云教授、北京石景山医院风湿科教授董红宇以及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国际事务部副主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专家赵燕玲、蒙牛集团研发经理钱文涛先生出席了会议。健骨工程社区行项目组委会主任委员常映明就2014年中国健骨工程社区行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薛庆云教授、马冠生研究员、钱文涛先生分别就《骨质疏松与男性骨健康》、《骨骼健康与合理膳食》、《牛奶与骨健康》进行了专题讲座。会上组委会10个参与中国健骨工程的单位颁发了“中国健骨工程组织奖”、为10位医生颁发了 “中国健骨工程优秀志愿者”奖、并为该项目资助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焕轻品牌事业部颁发了“2014中国健骨工程特殊贡献奖”。

会上,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骨工程项目组委会秘书长赵燕玲就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和2014年骨健康调查情况进行了介绍。她说: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无声无息地增加骨骼脆性导致中老年人骨折的一个全身性骨病。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统计, 女性为骨折高发人群, 骨折后一年内老年人的病死率高达40%,男性高于女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1/3发生在男性。 而男性髋部骨折后第一年死亡率已从2002年的23%, 增加到2012年的37.2%,在某些欧洲国家高达52%。 发生过骨折的中老年人再次骨折风险每年增加20%。 女性为骨折的高发人群,但是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在迅速增长。有数据显示北京2002-2006间, 50岁以上男性髋部骨折增加了49%。 唐山调查发现在1994-2010间, 70岁以上男性髋部骨折增加了85%。 美国科学家预测,自2010年到2030年, 男性髋部骨折数量会增加51.8%, 而女性骨折数量将减少3.5%。 为提高世界对男性骨健康的认识, 2014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主题为“关注男性骨健康” 。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今年5月到9月通过“中国健骨工程社区行”在全国10个省市40个城市举办了628场骨质疏松症科普教育和免费骨密度检测活动。共计参与居民达12万余人。 收到完整调查问卷15123份,7785人接受了骨密度检测。年龄21-97岁,平均年龄58.02岁。其中女性参与高于男性为64.7%

—  调查结果显示,20年的骨质疏松症宣传, 全国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从0增加到70.4%

—   45.4%的人知道运动有助于骨健康,但是运动形式单一,其中88.9%的人选择散步作为运动,而世界推崇的有助于骨健康的太极拳运动人数仅6%

—  中老年人饮奶的意识淡漠 仅39.5%知晓牛奶有助于骨健康。

—  骨密度筛查检测结果分析显示,超声检测可以有效发现中老年人骨折高危人群。 40岁以上人群中, 70.7%骨健康状况良好29.3%的人骨健康状况异常。男性23.1%,女性31.6%。这意味着每1040岁以上男性,2.3人骨健康异常;每1040岁以上的女性, 3.1人骨健康异常。

—  结果显示:女性骨健康状况差于男性,西部城市骨健康状况差于东部城市。 西部地区的中老年人的骨健康状况有待于提高。  男性骨健康状况也令人堪忧,出现了显著下降。 男女骨质疏松症比例从2000年的 1:5增加到了 1:1.3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呼吁对5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评价骨健康状况;超声骨密度检测因其无辐射且价格低廉适合社区医院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骨折高危人群。积极戒烟,可以减少29%的骨折风险,84%的髋部骨折风险; 积极锻炼,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提倡:“牛奶、运动、晒太阳”的健康生活理念;推广太极拳运动,增强抗跌到能力; 积极促进居民的主动饮奶意识。

 

                             

评论